文 | 杏花春雨

加拿大渥太华的夏天凉爽而惬意。我每天吃完晚饭,从女儿家里出来,步行不到一百米,来到Somerset路和Queen路交叉路口,踏上了里多运河河畔的林荫路。一边散步,一边欣赏着两岸的风光。里多运河波光潋滟,仿佛天上的星星掉到河里在眨眼,两岸翠绿的树木衬托着那黑顶红墙的百年民居,如同观赏画家笔下色彩斑斓的水粉画,而 门上悬挂着开得正艳的鲜花,散发着浓浓的诗意。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淡淡的美,静静的美,我如同与一位不施粉黛的妇人相遇,她端庄、大气、高贵又远离奢华,真可谓“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而衬托“美妇人”身后的那条彩带———-里多运河,如同潇洒、飘逸的壮士,庄重而威严,一腔英雄情结尽情挥洒。偶尔河上有野鸭凫水,悠闲地思索,或者出现一艘私人游艇,惊醒了沉思的“壮士”。游艇上的年轻人相拥在一起,我为青春狂,他们一路上唱歌、欢呼、疯狂地奔向远方。他们可曾知道与之同行这条河流的前世今生吗?

拉开历史的帷幕,雄浑的画外音响起:里多运河修建于1832年,全长202公里。距今185年前,英美两国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渥太华这片沃土,英国人抢先一步,为了战略军事物质的运输,决定开凿这条运河,但是修建的时候就采用了“静水”技术,避免了大量人工挖掘工作,还修建了一连串的水库和47座大型水闸,将水位抬高到适航深度。里多运河是首批专为蒸汽船设计的运河之一,除了战争物资的运输,防御工事群又是它的另一个特色。运河上建有六座“碉堡”和一座要塞,后来又在多个闸站增建防御性闸门和管理员值班室。1846年至1848年期间,为加固金斯敦港口的防御工事建造了四个圆形石堡。运河是为战争而生的,这是一座水上流动的战争博物馆遗址。目前这是北美保存最完好的静水运河,表明当时北美已大规模使用这项欧洲技术。

这是唯一的一条始建于19世纪初北美大规模兴建运河时代,至今流经途径保持不变,且绝大多数原始构造完好无损的运河。历经百年,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是什么原因让“壮士”音容不改?我觉得这和加拿大联邦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两岸人民的运河情结分不开的。我目睹河畔每天跑步和遛狗的人,他们不会在河畔丢一片纸、果皮,没有人在栏杆上乱写乱画,更没有人在桥洞里贴小广告。他们对运河的呵护,并不是因为政府的宣传,而是出自自身的文明,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这让我肃然起敬。

我站在绿树掩映中的里多运河纪念碑面前,看到上面记载:2007年里多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成为加拿大的第14个世界遗产地。是啊,里多运河虽然没有埃及金字塔的古老雄浑,也没有印度泰姬陵的富丽堂皇,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名公函称其为”北美保存最好的止水运河,佐证了这项欧洲技术在北美的大规模运用。它是上溯到十九世纪初北美大运河时代,唯一还按原河道作业、其原有结构大部分保存完好的运河。同时它也是美洲大陆北部争夺控制权的见证。“

如今,它的原始使命早已被公路、铁路、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取代。现在,它最为熟知的美誉当属“世界最长的滑冰场”。每年2月中旬,渥太华市政府都会在冰冻后的里多运河举办热闹非凡的冬季狂欢节,所有活动都围绕冰雪题材展开,它的特色除了有冰雕展、雪橇活动、破冰船之旅外,还有冰上曲棍球赛、雪鞋竞走以及冰上驾马比赛活动。冬日的冰雪交响曲,在里多运河这座天然的演出大厅,恢宏地演奏着。           

但是在此,我也要骄傲地告诉里多运河:中国也有一条全长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北京出发,跨黄河、长江、海河、淮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与长城一起被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工程奇迹,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壮举,大运河绵延千里、纵贯南北水系,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情,沿岸几十座城市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也大多有着意境别具的高品位文化,对中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辞赋名家金学孟作《大运河颂》云:“钱塘潮声,北京聆听;后皇嘉树,船头北行。荔枝始羞,瞬间紫禁红;飞雪飘飘,南国雨林涌。余杭扬帆蓬,通州摇橹声;日行八百里,月返十回程。谁家女儿,出嫁北征;竹器满船,锦绣蕙风。皇家公孙,步辇接迎;埠渡难耐,呼帆高撑。喜九尊颁旨,笑黎民欢腾;看乳臭小儿,观耄耋酣声。如此水运,何所不兴? ”

流淌不尽的诗意啊,好一幅大运河上图!京杭大运河她还创下了多项傲视寰宇的纪录:论长度,它比巴拿马运河长21倍,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有“运河之王”之称的土库曼运河长400多公里;论年代,这条中国最早古运河的开凿年代比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要早得多得多。如果从出道先后和论资排辈来讲,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是里多运河的老老前辈了,然而京杭大运河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比起里多运河不可同日而语。因而京杭大运河申遗之路并不平坦,庆幸地是中国政府改革开放后,开始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也学习了加拿大里多运河的保护经验.从2006年开始历经八年,终于在2014年的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部蓝色的诗篇,她承载了历史、人文的话题,是流动的历史化石。今天我站在里多运河之畔,面对澄静的里多运河,思绪万千:我来了,里多运河!带着虔诚与敬意而来!!你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中华民族如何像加拿大保护里多运河那样,把文化遗产保护得毫发无损,无愧于子孙?文化无国界,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任何国家,任何人没有理由不敬畏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这是历史长河中的珍珠,地球上永不凋谢的玫瑰。

我是京杭运河之子,大运河的乳汁哺育了我,我的血管里流淌她的血液。我要深情地拥抱大运河,挽起里多运河的手臂,在运河花雨中接受洗礼,拥抱世界灿烂的文化遗产,拥抱世界和平,期盼世界的每一寸土地的文化遗产,都要像里多运河一样,书写着庄严的史诗!